最近云南白藥“火了”,一度遭遇輿論風波。小編總結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,事情是這樣的。

一實名認證為“三甲醫院血液科執業醫師”的@科普醫生博雅(現已清空微博)發帖,稱自己在買牙膏的時候,發現云南白藥牙膏標示含有“氨甲環酸”的成分,“氨甲環酸”是血液科醫生常用的止血藥,并且還是處方藥(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、購買和使用的藥品)。
云南白藥工作人員對外界的回應是:“我們沒有欺騙消費者的意思,如果欺騙消費者,它上面肯定不會標這個成分,(我們)并沒有隱含成分,而且信息都是公開。它里面主要是含有云南白藥的藥物活性成分,主要是這個來幫助減輕牙齦問題的。”
據了解,售價為38元/180g的云南白藥牙膏(留蘭香型)成分為磷酸氫鈣二水合物、去離子水、山梨(糖)醇、甘油、水合硅石、月桂醇硫酸酯鈉、云南白藥提取物、食用香精、纖維素膠、黃原膠、焦磷酸四鈉、糖精鈉、苯甲酸鈉以及氨甲環酸。爭議來自成分中均有止血功效的氨甲環酸和云南白藥提取物。

云南白藥提取物由名貴藥材制成,具有化瘀止血等功效,配方和制法從不外傳;其成分、含量、效果也無從得知。消費者對云南白藥的聲明并不買賬,圍繞著云南白藥牙膏的“西藥”問題,引發了各種猜測。
這個事件給云南白藥帶來的負面影響非常大,一般處理危機公關處理的原則是:四小時反應時間,危機七十二小時之內要平息。云南白藥對于這個“西藥”事件明顯輿情監督不到位,發現不及時,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。
不管消費者相不相信,起碼也有一個態度在里面,但是公告并沒有提到為什么要加“氨甲環酸”,說明他們的公關部門還沒有深刻認識到這個危機,這個危機已經發酵到可以嚴重的損害了品牌的聲譽,這樣的公關部門處理危機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。
假使品牌遇上危機,公關能力真的尤為重要,如果云南“西藥”的事件在消費者心中揮散不去,云南白藥的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就會大打折扣。失去了消費者的信賴度,企業還能走得長遠嗎?顯然不會。在互聯網迅速傳播的時代,一旦企業的口碑出現問題,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將無法預計。從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中,我們明顯感受到了云南白藥公司危機公關的失效。
企業危機公關
企業危機公關

